栏目导航: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湖北高考 > 文章正文
 
08年湖北高考网上报名工作宣讲提纲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湖北省考试院 2007-10-23 9:48:57
高考报名工作是整个高考工作的基础,也是首要环节,报名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后期的考试和录取工作。每年高考报考政策总有新的调整,报名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些都给我们的高考工作带来新的要求。

    一、2008年高考有关情况

    1、2008年高考报名工作进行了一些调整:

    (1)武汉、黄冈两市实行网上报名试点

    网上报名的时间是10月20-21日。

    美术联考发证时间调整。确定为12月1日至12月6日,而且是分市州和时段进行,具体见招生杂志第11期或者上网查询。考生根据时间安排,凭报名登记表、到省教育考试院标准化考场(汉口杨汊湖)领取美术联考准考证。美术联考三科考试顺序和去年一致:12月8日上午8:30-11:30考色彩,下午1:30-4:30考素描,4:45-5:00考速写。

    (2)对有关信息点进行调整

    2008年我省对有关信息点进行了完善、调整,详见报名卡说明。

    (3)对外省迁入考生进行登记。

    2008年由外省迁转户口到我省报考的考生,如果是在2007年6月30日后正式办理我省户籍,报名点应对这类考生户籍迁移原因等进行登记,并统计上报。

    二、资格审查

    要加强报名资格审查,贯彻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谁审查谁把关,谁签字谁负责”的管理制度。请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各报名点审核人员必须严格审查原始户口、学籍、身份证。普通高中应届生应通过初中升高中的录取名册和普教部门的学籍管理名册进行核对。不符合报名条件的不允许报考。同时按国家和省的文件要求,考生必须上交报考相关证件的复印件,审核人员签字汇总或者组织考生专门填写报名资格审查表粘贴相关材料的复印件审核签字上交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留存备查。

    注:班主任和报名点资格审核人必须审核原件,然后在表上签署“审核意见”,签字视为确已把关并负责。

    二是中职、双特色应届毕业生报考,学校报名点应通过学校录取名册和职成教部门的学籍名册进行审查(已承认或获得专科学籍的属于在校生,是不能报考的),高等职业学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就读一年制中职生不得报考。

    三是往届生审核问题。2008年往届生可以在补习学校所在地教育考试机构报名也可以回户口所在地教育考试机构指定报名点进行报名,由区招考办审核人员审查毕业证、户口、身份证、学籍档案、补习学校证明等证件是否齐全真实。往届生不允许当作应届生报考,更不允许冒充他人学籍进行报名。

    四是严禁外省户口和没有我省户口的考生在我省参加高考报名。

    五是中职生无论何种情况,均不能在非户口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和高职统考。

    六是严禁高二学生报考;应届生中无学籍、不能拿到毕业证的考生不能报名。

    三、信息采集

    1.    硬件准备工作

    各报名点安装好网报程序,确保报名网络环境,配置相应数量的计算机。制定工作方案和预案。

    2.    考生指导工作

    报名点要组织考生学习2008年湖北省普通高考网上报名须知,弄懂信息点的内容、报考科类以及信息采集后的认定工作,确定报考的身份和基本信息内容正确无误,并做好信息校对检查工作。

    一是让考生知道了解采集信息点有多少,做到事先心中有数。考生基本信息采集点共32个,考生基本信息采集分为人工录入、选择确认和信息自动转换三部分,需要考生人工录入的信息点有十四个,通过下拉框选择确认的信息点有十二个,通过相关信息自动转换的信息点有三个(出生年月日、考试类型、报考科类),小科类考生报考省组织的联考和测试有三个信息采集点。详见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第11期。

    今年我省对网上报名程序中的信息点进行了几处修改:一是将英语口语栏改成了必须作选择项;二是将“专科音乐舞蹈联考”改成了“专科非美术专业联考”;三是将班级号信息点由原来的25扩大到50。另外还有一些信息点是需要考点提醒考生注意的:

    1.姓名栏。注意异体字的处理,首先尽量在全拼输入法中查找,确实查不到的,要用全角的“?”代替,同时要填写缺字登记表,缺字书写工整,拼音要写全拼。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信息员收齐后要对各报名点上报缺字表的信息,再次通过微软拼音和五笔输入法将相关的缺字尽量找出来录入修改。确实在字库里找不着,汇总填写缺字表,并将考生缺字写好后注明本字汉语拼音,便于上报后,省考试院和省招办进行处理。

    2.出生年月栏是由身份证号的第7-14位数自动转换的,本栏信息非常重要,要指导考生认真核对,确保信息与身份证号和户口的出生日期绝对一致。若不一致的,家长要通过公安部门进行更改。

    3.收件人栏。收件人与联系人有明确界定,收件人,自动默认考生本人或者可以更改为委托人。联系人栏,首先默认考生本人,或者只能改填为父母姓名,主要便于录取期间直接与考生本人联系。中学老师、班主任无权强迫考生将收件人和联系人全部写为班主任。

    4. 本人简历栏应届生可以填写高中阶段一栏,往届生填写二栏或一栏,入学和毕业起止时间,只录年、月6位数,入学月份应按9月录入“09”,毕业月份应按6月录入“06”。

    5. 班级栏:往届生就读于复读学校而且有班级的,如实填写。未复读没有班级的和其他人员均填“00”。

    6. 毕业学校栏:可以通过在毕业学校栏中查找,选择确定。

    7.报考普通小科类的考生信息采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报考艺术(文)、艺术(理)的考生要明确自己的专业选向,美术类专业考生无论报考本科还是专科层次,都必须选择美术联考;由于我省目前没有组织非美术专业(音乐、舞蹈、播音主持等)本科层次联考,只有一个专科层次的联考,这类考生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及文化水平,选择是否参加专科非美术专业联考。报考非美术专业的考生如果只想报考本科层次院校,可以不参加统一组织的非美术专业联考,直接参加本科院校自行组织的考试。艺术类考生不能同时报考美术和非美术类专业。

    所有报考高职统考(双特色类别除外)的考生可以兼报艺术类,可以参加美术联考或者参加非美术专业联考,但不能同时兼报,两者任选其一。此类考生需注意以下两点:

    (1)兼报高职艺术美术类的中职生,必须参加普通高考的“美术联考”,在美术联考栏内选择“报考”点击确认。

    (2)兼报艺术非美术类的中职生,应在专科非美术专业联考栏选择“报考”,点击确认。凭《考生报名登记表》直接到湖北省艺术职业学院报名参加专业测试。

    报考体育(文)、体育(理)的考生可以在体育测试栏进行选择确认,参加省组织的体育专业测试,也可以不选择参加省里组织的体育专业测试(只参加武汉体育学院等学校单独组织的考试)。

    二是指导考生根据报考条件,正确选择科类,防止将科类报错。普通高中生首先明确自己所有课程的科类,可以在全国统考中选择考试科类(如高考文史、艺术文等),但不能报考高职统考的所有类别;中职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报考全国统考或者高职统考(双特色除外),但两者只能任选其一;双特色应届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意愿报考全国统考、高职统考其他任一类别(含双特色类别)。

    老师指导培训时,要求考生上机前必须把相关的信息弄清楚,把身份证号、学籍号、邮编、通讯地址、收件人、联系人等重要信息核对准确。

    四、信息校对

    网上报名程序在功能上进行了严格限制,同时有两个校对的界面,要把握好每个环节审核工作。

    一个是考生预览的界面,考生录入信息完毕后,必须打开预览表进行校对,检查信息无误后,方可提交。报名点应提醒考生校对检查基本信息时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核对报考科类是否正确,检查报名登记表的表头右上方显示的科类、类别及省组织联考、体育测试内容是否与自己报考科类和联考测试项目一致。考生的姓名、民族、性别、出生年月基本信息在录取时是非常重要,应以户口和身份证的日期进行校对(户口与身份证不一致时应尽快找公安部门核准一致)。其次邮编号码、通讯地址要统一规范,要求通讯地址必须填写省、县(市、区)名称,并注明街道或住宅小区名称和门牌号码。为了让考生填写规范准确,武汉市速递局专门在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的11期刊登了如何填写邮寄地址和联系电话的文章,供考生参考。其次,考生做好报名登记表信息校对确认签字工作。《考生报名登记表》校对要求由本人完成,本着谁校对谁签字负责的原则,不允许他人代替校对签字,特别是不允许老师和班主任为全班考生校对代签的做法。如有错漏及时修改,再打印一份新的报名登记表交考生签字确认。

    二是班主任填写评语时,也有一个预览检查界面,班主任在这个界面不仅要填写考生的评语情况,同时也要对每个考生的重要信息进行两次核对。

    三是区招考办和各中学一起把好信息汇总校对核查关。一是检查信息点有无逻辑错误。通过程序可以检验,二是核查上报艺术、体育人数与信息是否相符。三是核查考生的评语信息是否完整,检查是否有漏录现象。四是核查考生信息库的数据是否与报名人数一致。五是核查照片信息图像是否清晰完整,有否失真照片。要求考生的照片信息采集必须由考生现场照相,不允许用照片翻拍。为了对考生负责,照相时要认真负责,照出头像要清晰适中,质量过硬。总之要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校验,确保信息完整性。

    会后请各中学组织召开高考网上报名考务培训会议,布置高考网上报名工作,做好2008年高考网上报名政策宣传工作。同时制定当地2008年普通高考网上报名工作的实施办法以及工作预案。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
·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
·北京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
·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
·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
·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
·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
·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
·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
·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强
·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强-中国校友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名单
·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
·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